安全生产是一项涉及人、机、环境与管理等诸多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社会等学科内容的复杂工作。近年来一些地方、行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状况,引起了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性实际是指安全生产各相关主体的效能正常发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效力正常到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效应正常体现,最终使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得到正常的保障。从另一角度说,人们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实际上是对安全产工作失效现象的关注。目前失效学对失效问题的关注更多地是集中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而作为多种因素影响、多门学科复合、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域,是否也存在着类似于材料科学等的失效问题,应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这至少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认识与研究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本文拟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失效现象的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初步的分析。
??? 一、失效现象与安全生产工作失效现象
??? 失效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我国失效学的创始人钟群鹏教授将“系统、装备、设备、部件、零件等产品丧失额定功能的现象”称之为“失效”,提出“失效是安全之母”,并认为通过对失效现象进行分析是变失效为安全的基本环节和关键,是人们深化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源头和途径。钟教授认为“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则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事故、事故隐患和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诊断预测控制和预防根治的科学、公正的技术活动与管理活动的总称等”。从这一定义理解,失效及失效分析实际上包括了技术与管理、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的范畴,在自然与技术方面,失效较多地是指某种系统、装备、设备、部件、零件等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没有达到、在自然寿命之内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对这一方面失效的分析与预测是建立新学科、开发新技术、发现新材料及采用新方法、改善新工艺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如在反坦克导弹出现后,如何有效提高坦克、装甲车的防护性能就成为提高坦克、装甲车生存能力与战斗能力的重要问题,而提高防护性能的通常做法是增加金属装甲的厚度,但这会影响坦克、装甲车的机动性,为了解决提高装甲防护性能与提高机动性能这一对矛盾,美国陆军利用失效分析方法在寻求装甲材料上进行了多次、反复的实验,最后采用了被称为神奇的“凯夫拉”作为装甲复合材料。“凯夫拉”是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芳纶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与成型等特性,被称为“装甲卫士”。与玻璃钢相比,“凯夫拉”层压薄板的韧性是钢的三倍,而相同防护效果的装甲重量可以减少百分之五十。如果将“凯夫拉”薄板与钢装甲结合使用效果更好,采用“钢-芳纶-钢”复合装甲的坦克、装甲车可以防穿甲厚度为70厘米的反坦克导弹,还可以防中子弹。而实际上,失效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科学、技术与工程、材料领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同样可能存在着失效现象,只是这种失效不似自然、技术、材料领域那样具有可量化性或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式进行较为精确的计量。
??? 安全生产工作属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重要范畴,它是一种复杂、多层和广义的工作。从其涉及的层次看,包括了为直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具体工作及与之相关的措施,也包括了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保障性与配套方面的工作;从构成的内容看,包括了安全生产立法执法、政策制定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有关制度落实、安全生产预防工作、日常管理与监督检查、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与责任追究等;从参与的主体看,包括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与组织、政府有关部门与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企业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各项具体工作与责任的落实、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参与及监督、社会对安全生产的监督配合与支持等。从纯理论的设定来说,在安全生产的环境正常,安全生产体制合理、安全生产机制健全、安全生产各相关主体尽职、安全生产政策有效、安全生产监督到位、安全生产工作手段有力的条件下,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各种工作就是完全有效的,安全生产工作也就不存在失效的现象。但纯理论设定所依据的条件是一种存在于没有任何非正常因素影响的“真空”状态才可能出现和具备的,也就是说,实际工作中是不存在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处在多种、多重非正常因素影响之下的进行的,各层面、各方面的工作经常没有办法达到原来所要实现的预期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肃责任追究的情况下,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依然存在“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问题、一些地方、领域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仍然多发、频发,这说明安全生产工作在某种程度、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存在着失效的现象,政府、部门、企业及有关方面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应当发挥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所采取的措施应当产生的效应没有完全产生、有关制度办法应当具有的功能没有完全到位。因此,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提高政府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与保障水平,不仅要推进体制、机制、法制、制度、投入、文化、管理等方面的落实,而且也应真研究体制、机制、法制、制度、投入、文化、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失效现象,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各项政策与抵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现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持续改进、持续提高。
??? 二、安全生产失效现象的主要特征
??? 承认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失效的现象,并不是对安全生产工作及其成效的否定或部分否定,相反,它是及时、有效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的重要内容。分析安全生产工作的失效现象,并不是揭安全生产工作的“短处”、也不是扬安全生产工作部门的“家丑”,更不是给政府及有关部门“抹黑”,相反,这是改进及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这是因为,失效现象与可靠性实际上是一个事物功能的两个方面,任何产品、技术、系统都有存在着失效的可能,任何一种管理活动包括宏观及微观的管理活动也都存在着失效的可能。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否认失效现象的存在可能性,而是要对失效的特征、表现及其根源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并寻求治理失效现象的可行途径及有效措施。
??? 从构成失效现象最为基本的内涵看,安全生产工作的失效现象首先具有失效学所定义的一般意义上失效的基本特征,诸如绝对性、普遍性、客观性等。但由于安全生产工作所具有的特殊性及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构成要素的不同,安全生产工作的失效现象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如复杂性、模糊性和反复性。具体说,安全生产工作失效现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1、安全生产工作失效的绝对性。安全生产工作失效的绝对性主要源于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认识的有限性及安全生产工作所特有的相对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上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受人们认识水平影响及工作条件制约,我们对安全生产工作地位、作用、特点及规律的认识还难以完全到位、完全准确,对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走向、基本趋势的判断与把握所依据的基础有时往往并不充分、信息也并不完全准确有效,所得出的观点、结论可能出现失误甚至是错误。在没有办法完全解决主观认识与安全生产工作客观状况差距、矛盾的情况下,基于现有安全生产工作阶段、基础、条件及特点的分析与判断所制定的政策、所设计的制度、所采取的措施,难免存在着不尽完善的地方甚至是内在的缺陷,因此,安全生产工作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效的可能。二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对性原理表明,在现有的技术、投入等条件下,安全实际上是一定条件下社会或人们对于风险可接受、承受的状况,而不是没有任何风险的状况,也就是说,安全或可靠性是相对的、而不安全或失效则是绝对的。不安全或失效的绝对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无所作为、无法作为的,而是要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对存在的各种隐患及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要心中有数,并立足防范、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隐患、解决问题,确保安全。三是安全生产工作所特有的开放性决定了安全生产的工作量与工作成效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及非可控性。安全生产表现为一种状态,其实现及保持的前提是众多主体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但由于相关主体在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意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的推进速度、力度、广度、深度及可能产生的效果常常不完全取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门自身的愿望与努力,也就是说,在安全生产工作与其成效存在着非对称性关系及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存在非可控性的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的失效现象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