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班组安全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应根据车间及班组生产、人员、企业条件等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①按教育方法分
a.上课。即集合车间全体职工或班组全部成员,由车间领导或班组长或外请专家讲课,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讲解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有关生产和安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如各工种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b.讨论分析。这种教育形式的特点是,就安全生产中的某一问题或某一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事故发生后召开的事故现场会。通过讨论、分析,可以加深或正确理解某一问题,可以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引出可以记取的教训,引以为戒。
c.开展宣传。运用电视、录像、广播和黑板报、图片展览等现代化和传统的宣传教育工具,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事故案例分析等。
d.开展文化娱乐竞赛活动。通过举办文艺演出、演讲、书法美术展览、智力竞赛、消防运动会、操作技能比赛等活动,寓安全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e.参观学习。通过观摩取经、参观学习,可以学到其他单位、兄弟班组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动人事迹,借以推动本车间、本班组的安全工作。
②按教育时间分
a.集中教育。即利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进行较为系统的安全教育,如学习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本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知识以及安全规章制度,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等。通过集中安全教育,能使职工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但集中教育不能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而要合理安排,见缝插针,如利用设备大修期间,操作工的工作量普遍较少的时机。
b.经常性教育。安全教育应该是长期的、连续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说,集中教育也并不能使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作业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百分之百地符合安全要求,这就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利用各种机会(如班前班后会、发现职工有不安全行为和思想时、节假日前后、事故发生后等)开展生动活泼的安全生产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时间短,针对性强,实行后容易收到效果,且印象较深,时时唤起人们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对事故的警觉,能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